楚书,太祖皇帝本纪

第八十四章:拜访章炎

阅读页设置
背色

  

  

  

  

  

  

  

  

字体

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章

    “老夫妻妾五人、子女八人,每月家用、子女读书、妻妾置衣购物这些林林总总加起来都快要七八十贯了,这还不算是大头。”

    章炎叹罢一口气:“永胜老弟你还能不懂吗,到老夫这个岁数,最大的一笔花销是人情钱呐,每月红白之事的随礼,就要花出去上百贯之多,愁啊。”

    京城什么都不多,独一份那是全国各地都比不上的。

    那就是官多。

    遍地都是官,一品大员都有大几十位。

    虽说几十位一品大员中超过九成都是虚官,有官而无职,但那也是官啊。

    “光东大街四个牌巷,就住着十一位三师三公!”

    三师三公大家都知道,必然会疑惑,这都是国之重臣,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多。

    不仅有,而且还能有多位。

    这种奇葩的现象完全是因为大宋朝的官制比较混乱,不是从头把《职官卷》、《选举卷》看一遍的那就很难懂了。

    只靠印象中对古代官职的大概理解来套入宋朝时期那就很容易出错。

    简单来说,宋朝是官、职双轨制度。

    官是虚,职是实。

    三公三师就是官,如果不担任其他职务,那就只是一个虚职。

    三公即太尉、司徒、司空,这一块呢又分为守太尉(司徒、司空)和除太尉(司徒、司空)。

    守太尉(司徒、司空)的意思就是在任致仕,除太尉(司徒、司空)的意思就是给官员这个名号致仕。

    三师即太师、太傅、太保,这一块也分为守、除两种。

    举个简单例子。

    ‘咸平三年,太保张三守司徒。’意思就是在咸平三年的时候,原本是太保的张三转任司徒,而后在司徒这个位置上光荣退休。

    还有什么开府仪同三司、特进光禄大夫。

    开府仪同三司比较好理解,就是皇帝特许你可以自己在家办公,给你配备一个专门的班子来辅佐你处理政务,不过呢这个名头听起来唬人,实际上也是虚职,挂头衔显得长而已。

    特进光禄大夫这个没啥好说的,官名虚职。


    这些个大夫就都是名号,有官品无职务,还有一种叫加衔,无固定品轶,比如侍中。

    然后这些都是文臣班列的,武将班列也有。

    如天策上将军,这个名头够唬人了吧,也是挂名用的。

    其他还有左右金吾卫大将军、诸卫大将军、诸卫将军、节度使、节度观察留后、观察使,这些都是挂名用的,已经没有唐代的实权了,地方掌权的叫知州。

    说完了有官无职的,再说说有官有职的。

    排名第一的自然是宰相,不过宋朝没宰相,行使宰相权力的职务又比较繁多,权力交织复杂,职权冲突情况比较严重,这里简单说几个。

    三省主官,即尚书、中书、门下三省。

    尚书仆射、门下侍郎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参考皇帝诏书里的宣读排列来看,尚书仆射排第一、门下排第二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排第三,除了这三个以外,还有一个临时加设的职务参知政事。

    参知政事排最末。不过能挂这几个称谓的都可以叫宰相,比如张三是尚书仆射,李四是门下侍郎,王五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,赵六是参知政事,则四人都可以称为相公。

    北宋时期有一宰相叫曾公亮,他的头衔就是‘开府仪同三司、行尚书左仆射、兼门下侍郎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、昭文馆大学士、监修国史、兼译经润文使、鲁国公。’

    写圣旨的时候估计能累死皇帝。

    这一段有些长,但是大致能让大家简单的了解一下宋朝的官职制度。

    故而东京城内住在东西大街,没事在街上溜弯的这些老头,保不齐哪位头顶上就顶着个三公三师的名头。

    一场棋局都能凑出八个太尉来也不是什么离奇古怪的事。

    人家再没有实权那也是一品啊。

    你说家里有个红白事,在京做官的章炎能不去吗。

    他敢不去吗。

    “钱赚的多,花的也快啊。”

    章炎的感叹让骆永胜失笑,点点头深以为然:“可不是说吗,钱不禁花啊。”

    说着话,便把此行来前买的东西摆到了章炎的面前。

    “也不知道给您带什么,聊表心意还望枢直不要嫌弃。”

    一尊小金猴,四五两重,按这年月的汇兑体系,起码值个两百多贯了。

    这份礼,不轻也不重。

    恰到好处让章炎面露微笑。



  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章
相关:  日月永在  大明太师  首辅    全球求生游戏  做好事就变强  闭关千年,瑶池女友请我出山  太阳系:异化  
同类最热
搜"楚书,太祖皇帝本纪"
360搜"楚书,太祖皇帝本纪"
语言选择